“燕子尾”背后“勾心斗角”
2012-06-25 17:18:14 来源:芗城乡讯报 浏览:6480次
长期以来,人们习惯性地将“勾心斗角”理解为“用尽心机”、“明争暗斗”的同义成语。事实上,“勾心斗角”是古民居建筑的屋顶组成部分,却常被人们淡忘古建筑巧妙术语的原意。最近,在南靖县山城镇农村一带,一些古民居的“勾心斗角”构筑,再度引发建筑学者的关注。 近日,笔者在山城镇三卞村看到的一座“燕子尾”古民居,当地许多老人认为是古代“勾心斗角”构筑。据当地71岁村民王古色介绍,这座古民居屋顶中梁上面顶角处的“上翘”犹如“燕子尾”饰物,在古代称为“斗角”;在此“斗角”下面偏勾向墙壁的一长方体杉木,在古代称为“勾心”,并有作用避邪的说法。她在少年的时候,经常看到这类“勾心斗角”的构筑。如今,许多“勾心斗角”古民居已经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。 据了解,“勾心斗角”亦作“钩心斗角”。在古建筑上原意是褒词,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: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原意赞叹秦始皇的“阿房宫”宏伟建筑地势错落、建筑结构的交错且精巧工整等状况,被后人在口语与文章中当成贬义词运用至今。古代人渴望住在“钩心斗角”房内的人齐心协力向前看,表达了人们追求合睦生活、平平安安的朴实愿望;如今,成为了一道民间图腾景观。●徐东升/文图
|
|